郭静云
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长聘教授。
拥有四十余年的艺术、历史、考古与博物馆行业工作实践与教育经验。致力于在世界文明互鉴和比较的视野下,通过对艺术、考古、文献、古文字等资料的通考,达成对中国从新石器革命到国家文明起源,再到秦汉帝国形成的历史过程的整体性研究,特别关注同时期精神文化结构演化过程的研究,探讨儒道思想与经典的形成暨中华文明传统思想的源流与演化。
主要研究领域涵括先秦秦汉历史与文化暨文物考古研究、古文字与出土文献、古典文献学、先秦秦汉艺术史与思想史、中外文明互鉴与交往交流交融史等。
电子邮箱:kuo_chingyun@nju.edu.cn
专著
郭静云,《商文明的信仰世界与传统思想渊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
郭静云、郭立新、范梓浩主编,《考古侦探》,新竹: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年
郭静云,《天神与天地之道:巫觋信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
郭静云,《夏商周:从神话到史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郭静云,《亲仁与天命:从《缁衣》看先秦儒学转化成"经"》,台北:万卷楼图书,2010年。
期刊论文
2023年
郭静云,《拜日信仰演变、神权庙法兴衰与上古政治变革——以扶桑十日、羿射日和十日丧礼神话为线索》,《南京大学学报》,2023年第2期,页125-145。
郭静云、郭立新,《千家坪礼器图像造型规律及信仰意义》,《民族艺术》,2023年第5期,页69-89。
郭静云、郭立新,《华南新石器猎民"日兽"信仰原型考》,《南方文物》,2023年,第5期,页1-21。
郭静云、郭立新,《析华南新石器中期渔猎文化》,《湖南博物院院刊》第十九辑,页474—486。
Li‑Xin Guo; Meng‑Long Hsieh; Olga Gorodetskaya; Zi‑Hao Fan; Shih‑Ying Chiu. Jianghan plain, the locale of China’s Great Flood four thousand years ago. Terrestrial,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s, (2023) 34:14.
2022年
Olga Gorodetskaya, Meng-Long Hsieh, Li-Xin Guo, Pak-Hei Chiu. Paleolithic-Neolithic transition and late-to-postglacial climate change in East Asia: A review of archaeological data from karst caves in Southern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610 (2022) 20–37.
郭立新、郭静云,《从稻作起源到中华文明成长的早期历史图景》,《齐鲁学刊》,2022年,第4期,页31─38。
邱诗萤、郭静云,《商国、虎国和三星堆文化"神目"形象的来源流变》,《民族艺术》,2022年第4期,页77-91。
郭静云,《甲骨文"天"义通考———兼于"天"与"大"二字来往的商榷》,《甲骨文与殷商史》第十二辑,页400-411。
郭立新、郭静云,《中国最早城市体系研究(三)》,《南方文物》,2022年,第3期,页1─15。
郭静云,《文明起源乃是基于协作》,《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30日
2021年
郭立新、郭静云,《中国最早城市体系研究(二)》,《南方文物》,2021年,第2期,页14─31。
郭立新、郭静云,《中国最早城市体系研究(一)》,《南方文物》,2021年,第1期,页35─42。
邱诗萤、郭静云,《饕餮神目与华南虎崇拜——饕餮神目形象意义和来源》,《民族艺术》,2021年第1期,页60-68。
郭静云,《<缁衣>中儒家礼学的"德"概念》,《齐鲁学刊》,2021年第1期,页5-12。
郭静云、邱诗萤,《甲骨文中以饕餮眼睛为"目"、"臣"的字形考》,《甲骨文与殷商史》第十一辑,页280-291。
郭静云,《铸造永生容器:夏商丧礼的一个角度》,杨华、薛梦潇主编,《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页82─89。
郭立新、郭静云,《夏处何境:大禹治水背景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1期,页145─155。
郭立新、郭静云,《从古环境与考古数据论夏禹治水地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页136─153。
郭立新、郭静云,《夏是哪国王朝:历史英雄大禹的文化属性暨原乡》,《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页145─152。
郭静云、郭立新,《神农神话源于何处的文化记忆﹖(下)》,《中国农史》,2021年第1期,页3-12。
2020年
郭静云、郭立新,《神农神话源于何处的文化记忆﹖(上)》,《中国农史》,2020年第6期,页3─23。
郭静云,《从历史"世界化"的过程思考中国翼兽的萌生》,《民族艺术》,2020年第3期,页38-53。
郭静云、王鸿洋,《汉代有翼仙兽:从多样形象到新创点范》,《宗教学研究》,2020年第2期,页244─252。
郭静云、郭立新,《中国洪水与治水故事》,《史林》,2020年第4期,页56─68。
郭立新、郭静云,《古史复原应遵从的史料学原则──以大禹治水在豫西晋南说为例》,《齐鲁学刊》,2020年第3期,页44─53。
郭静云、郭立新,《邓家湾屈家岭文化祭坛上的冶炼遗迹考辨》,《南方文物》,2020年第6期,页。
郭静云,《先秦"率"与""两个字用义之区分》,《汉字研究 The Journal of Chinese Character Studies》,Vol.27(12.2),2020年8月,pp.1-21。(韩国)
郭静云,《甲骨文"宁"考》,《甲骨文与殷商史》第十辑,页414-423。
郭静云、邱诗萤、范梓浩,《中国青铜文明锡铅铜合金技术可能自创发明于楚地》,《楚文化与长江中游早期开发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年,页22─29。
郭静云、邱诗萤、郭立新,《石家河文化:东亚自创的青铜文明之二》,《南方文物》,2020年第3期,页69─90。
2019年
郭静云、邱诗萤、郭立新,《石家河文化:东亚自创的青铜文明之一》,《南方文物》,2019年第4期,页67─82。
郭静云、王鸿洋,《探讨中国翼兽问题之要点》,《中国美术研究》,2019年第3期,页40─46。
郭静云、王鸿洋,《从西亚到东亚:翼兽形象之原义及本土化》,《民族艺术》,2019年第3期,页118-133。
郭静云、郭立新,《"蓝色革命":新石器生活方式的发生机制及指标问题》,《中国农史》,2019年第4─5期,页3─18、3─14。
赵柏熹、郭静云,《从新石器时代到国家时代长江中游礼器所见"四方"观念刍议》《人文论丛》,2019年第二辑,页128-141。
郭静云、郭立新,《生命的本源与再生:从石家河到盘龙城丧葬礼仪中的祖先牌位、明器与陶缸》,《纪年石家河遗址考古发掘60年》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页231-254。
郭立新、郭静云,《云梦泽"苏美尔"城址结构研究》,《纪年石家河遗址考古发掘60年》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页93-123。
郭静云、邱诗萤、范梓浩、郭立新,《中国冶炼技术本土起源说:从长江中游冶炼遗存直接证据谈起之二》,《南方文物》,2019年第3期,页41─55。
2018年
郭静云、邱诗萤、范梓浩、郭立新、陶洋,《中国冶炼技术本土起源说:从长江中游冶炼遗存直接证据谈起之一》,《南方文物》,2018年第3期,页17-31。
郭静云、郭立新,《从石家河玉质礼器看殷商玉器渊源》,《河南大学学报》,58(1),2018第1期,页2-8。
郭静云,《释"屰"、"逆"字的演变》,《甲骨文与殷商史》第八辑,页352-363。
郭静云,《楚简"逆"字考》,《出土文献综合研究集刊》第七辑,2018年,页137-175。
郭静云,《"方帝"与"帝方"祭礼考:天中概念及中与方的关系》,《饶宗颐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2018年,页406-413。
郭静云,《殷商玉器与石家河玉器的传承关系》,《夏商玉器及玉器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8年,页301─309。
2017年
郭静云,《"三皇五帝"与"六帝"作为哲学范畴的意义》,《史林》,2017年第1期,页42-52。
郭静云,《甲骨文用辞及福佑辞》,《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七辑,页137-175。
2016年
郭静云,《古史研究主题、史料及方法刍议》,《学术研究》,2016年第9期,页117─128。转载:《新华文摘》2017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17年。
郭静云,《上古国家与文明研究中年代学方法的反思》,《南方文物》,2016年第4期,页17-31(与郭立新合著)。
郭立新、郭静云,《早期稻田遗存的类型及其社会相关性》,《中国农史》,2016年第6期,页13—28。
郭静云,《重释甲骨文"寻"字》,香港大学编《饶学与华学》,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页299─302。
郭立新、郭静云,《盘龙城国家的兴衰暨同时代的历史地图——考古年代学的探索》,《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页211-241。
郭静云,《积石峡洪水与大禹治水无关》,《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1月08日
2015年
郭静云,《重新思考"寿"字来源与字形结构》,《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1期,页59─64。
郭静云,《渔丝与法索:楚简<缁衣>第十四章本旨钩沈》,《史林挥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页6-20。
郭静云,《从石峁遗址谈"共生"社会的形成》,《中国文物报》2015年09月25日
2014年
郭静云,《牙璋起源刍议——兼谈陕北玉器之谜》,《三峡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页10—16。
郭静云,《江南对虎神的崇拜来原──兼探虎方之地望》,《湖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页5-14。
郭静云、郭立新,《从新石器刻纹白陶和八角星图看平原与山地文化的关系》,《东南文化》,2014年第4期,页6—15。
郭静云、郭立新,《论稻作萌生与成熟的时空问题》,《中国农史》,2014年第5—6期,页3—13;3—13。
郭静云,《商周虎方和卢方:两国空间范围考》,《南方文物》,2014年第4期,页101—107。
郭静云,《试释"虎"——兼论老虎为殷王室保护神的作用》,《甲骨文与殷商史》第四辑,2014年,页97-105。
郭静云,《社会取象于大自然:礼制及孝道的神明观》,《人文论丛》2014年第二辑,页301-321。
郭静云,《语言与文字:试论殷商文字之发源与形成》,张光明、徐义华编,《甲骨学暨高青陈庄西周城址重大发现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2014年,页210-242。
郭静云,《透过亚洲草原看石峁城址》,《中国文物报》2014年01月17日
郭静云,《北纬32°:亚非古文明起源猜想》,《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03月19日
郭静云,《中华文明起源新论:长江流域是中原文明发祥地》,《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07月14日
郭静云,《自然地理的"中原"与政治化的"中原"概念》,《中国文物报》2014年08月12日
2013年
郭静云,《殷周王关系研究》,《考古与文物》,2013年第2期,页53-68。
郭静云,《殷商统治者属外来的人种──试论在中华文明形成阶段中族群的多元性》,《历史人类学刊》第十一卷第二期,2013年10月,页1-21。
郭静云,《甲骨文""、""、""字考》,《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三辑,页197-221。
郭静云,《商文明夔龙饕餮神纹来源之谜》,《艺术史研究》第15辑,页29-76。
郭静云,《战国秦汉出土文献""字通考》,《简帛研究2011》,页50-59。
郭静云,《学术由问题始,"学科"不过是方法》,《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30日
2012年
郭静云,《古代亚洲的驯马、乘马与游战族群──兼说殷商文明马车的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页184-204。
郭静云,《楚简<缁衣>的"谨言慎行"论——第十五至十六章的本意考》,《学术研究》,2013年第1期,页87-96。
郭静云,《先秦竹书与万世之经》,《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九、十辑,页138-149。
郭静云,《释楚简""、""、""和""字》,《简帛语言文字研究》第六辑,页1-15。
2011年
郭静云,《从商周古文字思考"干"、"坤"卦名构字──兼释""字》,《周易研究》,2011年2期,页17-24。
郭静云,《从考古史实推论殷商建国的情况》,《古代文明研究通讯》第51期,页39-43。
郭静云,《殷商王族祭日与祖妣日名索隐》,《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二辑,页47-76。
郭静云,《"大禾方鼎"寻钥──兼论殷商巫觋的身分》,《艺术史研究》第13辑,页75-112。
郭静云,《从<总物流形>第一章释诂论战国末期道教祭辞的萌芽》,《出土数据と汉字文化圈》,东京:汲古书院,2011年,页(73)-(96)。
郭静云,《<总物流形>第一章释诂──兼论其文章属性及战国末期道教的萌芽》,《语言文字与文学诠释的多元对话》,台中:东海大学,2011,页107-154。
郭静云,《殷商自然天神的崇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与商文化──殷墟科学发掘8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页520-548。
郭静云,《<恒先>补考二则》,简帛网2011/03/07, 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409.
2010年
郭静云,《试论先秦儒家""概念之来源与本意》,《孔子研究》,2010年第1期,页4-17。
郭静云,《幽玄之谜:商周时期表达青色的字汇与其意义的演化》,《历史研究》,2010,第2期,页4-24。
郭静云,《史前信仰中神龙形象来源雏议》,《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页23-33,本文转载于《殷都学刊》,2010年第3期,页66-75。
郭静云,《殷商的上帝信仰与"帝"字字形新解》,《南方文物》,2010,第2期,页63-67。
郭静云,《据出土的先秦<缁衣>版本再考证<都人士>逸诗的原文》,《东华人文学报》,第17期,2010年7月,页1-20。
郭静云,《商周文献中历史观念形成脉络考》,《历史人类学刊》第八卷第二期,2010年10月,页1-86。
郭静云,《由竹简<缁衣>论战国时期历史语言的问题》,《简帛研究2007》,页6-21。
郭静云,《释甲骨文""字》,《古文字研究》二十八辑,页41。
2009年
郭静云,《<缁衣>"君以民芒"原义之推论》,《湖南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页32-38。本文转载:《复印报刊资料.先秦史》2009年4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页40-46。
郭静云,《郭店出土<太一>:社会归于自然天地之道(再论老子丙组《太一》书文的结构)》,《中国出土资料研究》第13号,东京:东京大学中国出土数据学会,2009,页41-61。
郭静云,《<尚书·吕刑>不同版本及其思想研究》,《史学史研究》,2009年第2期,页84-92。
郭静云,《郭店楚简<太一>四时与四季概念》,《文史哲》,2009年第5期,页20-26。本文转载:《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09年11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页60-66。
郭静云,《由商周文献试论历史时间观念之形成》,《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第42期,2009年12月,页1-19。
郭静云,《"贤师"与"忠臣":试探简本<缁衣>第十至十一章的本意以及经本主题的来源》,《国学学刊》,2009第4期,页35-47。
郭静云,《由<缁衣>看讨先秦与西汉儒家观点之异同────以简本第二至四章为中心》,《中国经学》第4辑,页53-90。
郭静云,《楚简<缁衣>论刑、亲民和灵命之问题》,《中国经学》第5辑,页137-174。
郭静云,《由商周文字论"道"的本义》,《甲骨文与殷商史》新一辑,页203-226。
郭静云,《论"肖像"艺术的主题——试探跨越文化之定义》,《意象》第三期,页135-176。
郭静云,《由简本与经本<缁衣>的异同论儒家经典的形成》,《第五届中国经学研究会国际学术研讨会》,台北:政治大学中文学系,2009,页301-326。
郭静云,《""与"御":论二字在商周语文中的涵义以及其在战国汉代时期的关系》,《语言文字与教学的多元对话》,台中:东海中文系,2009,页343-357。
2008年
郭静云,《秦始皇陶俑:墓俑或功臣肖像?》,《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1期,页65-78。本文转载:《高等学院文科学术文稿》 2008年2期,页107-109。
郭静云,《夏商神龙佑王的信仰以及圣王神子观念》,《殷都学刊》2008年1期,页1-11。
郭静云,《先秦易学的"神明"概念与荀子的"神明"观》,《周易研究》2008年3期,页52-61。本文转载:《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08年9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页38-46。
郭静云,《墓俑育功臣像资间》,《历史文物》180-181期,2008年7-8期,页62-71、76-85。
郭静云,《试探西汉文官编修"天下之经"方法—以《缁衣》篇为例》,《中国古中世史研究》第二十辑,2008年8月,页253-285。(韩国)
郭静云,《甲骨、金、简文""字的通考》,《古文字研究》二十七辑, 2008,页135-140。
郭静云,《论""、""、"微"、"媺"、"美"字的关系》,黄德宽、张光裕主编。《中国古文字论稿》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页391-396。
郭静云,《阅读<恒先>》,简帛研究网2008.07.25 http://www.jianbo.sdu.edu.cn/info/1011/1925.htm
2007年
郭静云,《甲骨文"下上若"祈祷占辞与天地相交观念》,《周易研究》2007第1期,济南:山东大学,页7-13。本文转载:《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2007年5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先秦史》2007年3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书报数据中心,页2-13。
郭静云,《论中西古代个人像艺术及其观念》,《考古学报》2007第3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页267-294。
郭静云,《由礼器纹饰、神话记载及文字论夏商双嘴龙神信仰》,《汉学研究》第二十五卷,第二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7,页1-40。
郭静云,《<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与<上海博物馆竹简.恒先>中造化三元概念》,《简帛》第二期,页167-192。
郭静云,《先秦自然哲学中"天恒"观念:竹简<太一>与<恒先>论及宇宙源头》,《儒家文化研究》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2007,页357-375。
郭静云,《"神明"考》,中华孔子学会,《中国儒学》丛刊第一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7,页427-434。
2006年
郭静云,《甲骨文中"神"字的雏型及其用义》,《古文字研究》二十六辑,页95-100。
郭静云,《肖像定义与其范围轮廓》,《位格和个人概念在中国与西方》辅仁大学华裔学志丛书《Monumenta Serica》,台北:辅仁大学出版社,2006,页605-655。
郭静云,《道家"神明"观》,《道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高雄:高雄师范大学,2006年5月,页153-168。
2005年
郭静云,《秦始皇帝称号研究》,《历史文物》2005第2期,台北:历史博物馆,页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