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辅助栏目 > 研究院资讯

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全球人文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 2023-11-01 ] 文字大小 :[ ]

2023年10月27日至29日,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全球人文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国际会议中心举办。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是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牵头,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共建成立的南大苏州校区第一个文科研究院。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主办,欧洲科学院和剑桥大学全球人文联盟协办,有60余位中外学者参加。


会议开幕式上,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忠、苏州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周经纬、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董晓、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院长、艺术学院院长何成洲先后致辞。南京大学原党委常委、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统战部部长王明生、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李晓蓉、人力资源处副处长、人力资源处苏州校区办公室主任曲继强、苏州校区党群团工作办公室主任李思佳、苏州校区科研办公室主任陈露洪、本科生院苏州校区办公室主任潘柏、基本建设处苏州校区办公室主任金畅、信息化建设管理服务中心苏州校区办公室主任张建兵等出席。开幕式由戴从容教授主持。

开幕式后,杨忠书记、何成洲院长、剑桥大学副校长HansvandeVen、欧洲科学院原副院长SvendEricLarsen为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揭牌,揭牌仪式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石红梅主持。

本次会议共有五场主旨发言,来自海内外的人文学者们围绕全球人文研究、中国学术话语建构及相关议题进行发言和研讨。

第一场主旨发言由南京大学的董晓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的王宁教授认为"全球人文"研究可以从全球的视野探讨人文学科的一些具有普适意义的话题,尤其应该用全球通用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并从中国视角讲述世界故事。北京大学的彭锋教授提出在21世纪人文学科需要发扬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来捍卫人的价值和生存方式。复旦大学的陈引驰教授通过回顾中国文论学术思考的中西立场转移,对中国文论话语系统的构建提出自己的设想。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宋炳辉教授提出对世界文学谱系构建的构想,即以语言地理学的视角,在历史语境中考察某一语种跨区域、跨国别的空间蔓延和分布的文学谱系图。南京大学的郭静云教授认为从殷商之前作为地理意义的中原概念,到秦汉以后作为政治概念的中原概念,产生出了多元国家以黄河中游为中心的观念,事实上江河中原才是文明的中心。

第二场主旨发言由南京大学的黄正明教授和柏林自由大学的客座副教授魏梅主持。北京大学的张辉教授从奥尔巴赫与维科新科学的联系展开,讨论其文学方法论对当下的启发意义。上海交通大学的尚必武教授着眼于查特曼与布雷蒙两位学者关于叙事与媒介关系的看法,讨论了跨媒介的故事讲述以及与其相关的叙事学命题。西北工业大学、美国西方学院教授尹晓煌以其就读和执教的几所不同类型的美国大学为例,提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外语学科国别区域学的发展途径和需要警惕的误区。苏州大学的朱新福教授就当代美国气候小说相关主题进行阐释与批判,指出中国话语在气候阐释中的作用。南京大学的赵奎英教授提出新文科的五大理念:超学科视野、强创新精神、大文化观念、生态人文主义和新语文思维的设想。

 

第三场主旨发言由程爱民教授和都岚岚教授主持。剑桥大学副校长HansvandeVen教授阐释了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罗伯特·赫德(RobertHart)如何通过扎根于中英文化,建立海关并促进全球人文的交流。奥胡斯大学的SvendErikLarsen教授认为,全球化时代人、物和信息的流动促成了知识的解域化和知识体系的碰撞与融合。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的EspenAarseth教授追溯了从传统媒介到新媒介再到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反思了人文学科应采用何种策略来应对科技的正负面影响。剑桥大学的JennyMander教授结合当下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文化背景重新解读了启蒙思想的内涵,并在跨文化交流中倡导一种好客的精神。智利迭戈波塔莱斯大学的ManuelVicuna教授介绍了全球人文学科的整合性特征,认为全球人文学科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具有重要作用。南京大学的何成洲教授提出作为方法的全球人文,即用新的视角去研究新的人文问题,并从跨文化、跨媒介和二者相互生成的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第四场主旨发言由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尚荣教授和苏州科技大学的祝平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提出应该在艺术学一级学科下建设艺术史学科,重点关注跨越单一艺术门类史的融汇两种或以上艺术门类史的艺术史研究。清华大学的生安锋教授通过梳理比较文学的诞生与发展历程,指出比较文学在人文学科的跨界研究方面的贡献,并提出关于全球人文的设想。苏州大学的季进教授从跨文化伦理角度深入探讨了当代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路径与挑战。同济大学的王晓平教授以《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中西方不同接受效果为例,认为阐释的历史化原则有助于我们进行更有价值的"文明互鉴"。南京大学的但汉松教授以美国左翼学者约翰·吉洛里(JohnGuillory)和文学社会学的领军人物布鲁斯·罗宾斯(BruceRobbins)的交锋为例,提出全球化时代当代中国文学研究者应参与重建一种公共的文学批评。

第五场主旨发言由中国人民大学张靖副研究员和清华大学生安锋教授主持。东南大学的龙迪勇教授从场域和故事关系的角度,在"故事作为表达媒介的符号"的前提下,探讨中国空间叙事传统的独特性。苏州科技大学的綦亮副教授从保罗·吉尔罗伊(PaulGilroy)的《黑色大西洋》引发的争议为出发点,提出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关系的角度介入现有争议。南京大学的AndreaBaldini教授讨论了全球化语境下艺术市场的运作机制,指出艺术作品例外论(artisticworkexceptionalism)的负面影响。南京大学的戴从容教授以詹姆斯·乔伊斯的《芬尼根的守灵夜》里的中国元素为例,指出了乔伊斯如何通过碎片化叙述打破传统世界史叙述中暗含的等级秩序,实现各民族和文化融合的可能。

会议最后,何成洲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他强调跨学科研究和新文科研究开启了人文研究范式的转变;与国际学术话语的对话和互动,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国学术话语的更新。